2008年7月15日星期二

放牛吃草,實為訓練──我和我的牛津經驗

转载自《星洲日報》:

主角/潘儉偉,36歲
●牛津大學哲學、政治及經濟系學士學位
●現職國會議員、民主行動黨秘書長經濟顧問

牛津大學主要有兩種上課模式,一是講座課(Lecture),另一種是輔導課(Tutorial)。兩者的分別是,課堂講座有很多人一起上課,輔導課則只有2至5人。

在輔導課,導師會交待下個星期的課題及跟課題有關的書目,而這項課題是學生完全沒讀過的,如“法國第四共和國是否可以避免?”潘儉偉完全不懂得回答,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5天內參考導師所開的書目,完成一篇文章。

討論結束了
思考才正要開始……


大學非常注重輔導課。一班只有幾位學生,蹺課是不可能的事。每星期平均得上3小時輔導課及2小時的講座課。時間不長,其餘的時間都花在指定閱讀書目裡。每個星期還要寫2篇文章,一個學期就提呈了16篇作文。

“基本上講師所開的長長的書單,並無法全看完,因此逼學會如何找對資料、善用資料作答。”這種短時間找資料的操兵式訓練,一直到畢業以後,學生才會發現非常受用。“練就了我懂得過濾資料,以及加強思考和分析能力。”

“回答問題的技巧很重要,就算有重點,也未必得到分數,因為要懂得重點回答問題。好的作答,有重點是不夠的,還要有深度分析。”


文章寫好後,導師就和學生一起討論,看看有甚麼缺點或遺漏的重點。學生未必要同意講師的評論,不同意的話大家可以來一場辯論,堅持有關言論必須要有其理論。

一個課題可以談很久,這個討論最後不必達到共識。討論完畢,一堂課也就結束了。但思考,才要開始!

思考力 + 國際觀
還要勇於表達


潘儉偉自認是勇敢舉手講話的人,但講師給他的評價卻是“講得還不夠”,這事讓他印象深刻。

“中小學時,我是班上勇於舉手表達意見的學生,到了牛津,竟被批評講太少!大概除了是信心問題,表達能力也是一大關鍵。”

剛上輔導課時,看講師沒有“教書”,潘儉偉深感奇怪。不過,很快就可以適應這種模式,也不會感到壓力。“只要學生有紀律,從這種學習模式確實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他發現,一些平時在A水平考得很好的人,這種上課方式反而對他們帶來壓力。

潘儉偉大學時期,每星期都要用很短的時間來完成一篇文章,這種寫作技術漸漸駕輕就熟,他說“很好用”,不論他在任何職場的岡位上,都能把報告書、計劃書寫好,讓他的表現佔先機。別人首先接觸到一份好的報告,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信心。

在21世紀,有了思考力,還要有國際觀,可是現在大學生普遍上不關心國際時事,於有人人將之歸咎於大學“沒有教”,潘儉偉不以為然:“國際性課題,是沒得教的,而且教也教不完。只能靠學生自動自發,培養閱讀國際刊物的習慣,只要持續秉持好學的心態,就能赶得上國際列車。”

潘儉偉從牛津的訓練中得到一個結論:無論科系,只要具備多方思考的能力,就能胜任任何專業。“以一名總經理來說,若他具備分析能力,不管是擔任藥劑公司或是製造業公司的總經理,都可以胜任,只須瞭解一些基本資料,就能管理好公司了。”

我在牛津,最遺憾的事……

“一些科目沒有考得很好,尤其是政治概論和比較政治學,也許是最後一年的考試用錯策略,內容太少、看法太多,以致考得不好。如果有機會重來,我誓必要有更好的表現。”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