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光华日报》:
伊斯兰党在1955年大选前,它在政治上并不活跃。然而,当它在政治上苏醒后,党内长期存在保守宗教司派和以“伊教改革”为追求的开明派的矛盾,上世纪70年代推翻州主席阿斯里的,正是哈迪阿旺、聂阿兹和已故法兹诺和尤索拉瓦。
“大马和平信徒协会”(PasMA)成立,有人说是开明派给哈迪的“暗示”。可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哈迪完全不为所动,因玉碎不瓦全在伊党不会陌生,置诸死地而后生,是他向来的手法。
伊党秘书慕斯达法阿里曾在70年代伊巫合作期间当过短命副部长。几十年来,他作为伊党内两派的润滑剂,早前接受本报访问,就说过“伊党没有不能合作的对象”,在在为月亮分裂留有伏笔。
民联继替阵后再次分崩离析,哈迪虽责无旁贷。但稍往前追溯,火箭的“黛安娜策略”虽然很有政治效应,但也已打草惊蛇,惊醒沉睡中的巫统,才是主因。一个政党的长存久治,来自年青新血不断注入。
黛安娜虽在安顺补选败阵,但“黛安娜现象”和火箭求马来人才若渴,确实在马来社会掀起小旋风,巫统部长级部落客时不时讨论黛安娜现象带给马来社群,尤其青年的冲击,处理不当自当卷起一场风暴。
火箭和蓝眼的壮大、吸引城市马来人投身,不断给无法吸引青年人的伊党和巫统巨大压力,走不出宗教和种族的框架,催动伊党在后哈迪时代重投伊巫合作路上。
看来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和伊斯兰党自308后组成的政治联盟恐怕已进入倒数,哈迪阿旺对旺姐毫不留情的批判,已确定伊党未来方向。潘俭伟和邓章钦对哈迪一届大臣的嘲笑反击、各式大逮捕祭出,在在是政治行动的部署。
马来青年的转向危机,其实才是民联瓦解的隐性火线,黛安娜现象未来会是大马史上一个重要注脚。
6年的纷纷扰扰,民联布城未入恐即崩离,民联前方只有重组一途,别无选择。
世事如棋,与其维持一个松散联盟,不如权力洗牌,再择同盟军。可惜的是,伊斯兰党的格局止步于此,不能走出旧框架,参与盟军创造跨越种族的新大马政治。
2014年9月9日星期二
民联前方只有重组一途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