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7日星期一

從政理念簡單踏實 要幫助更多人

转载自《星洲日報》:

[潘儉偉在中學和大學時雖人不在大馬,但仍時時關注大馬的政治局勢。他(右)於1992年在牛津大學馬新學生會展覽攤格與學姐合照。]

(八打靈再也訊)有了未來50年的生活儲備金後,行動黨秘書長經濟顧問潘儉偉無後顧之憂地從政。他從政的理念很簡單也很踏實,即參與政策擬定,幫助更多人。

潘儉偉今年1月加入行動黨後,即成為該黨其中一顆耀眼新星。傳言他今屆大選將攻打八打靈再也北區國會議席,與周美芬一較高低。

傳攻靈北挑戰周美芬

詢及若是真的上陣八打靈再也北區,他的勝算如何時?他說,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役。

“她是市民尊敬的領袖,很多人說她是有做工的國會議員。這次她發生車禍,我們也關心她的情況。”

不過,他想強調的是,國會議員的職責最主要是處理政策事務,路燈、水溝、路面有洞是市議會的工作,不是國會議員的職責。

議員不只是處理路燈

“我們選一位國會議員,只為了要多一些路燈,或平坦的路面,這對我們國會議員的了解和要求太低了。當然,服務也是一定要的,但地方的服務工作是不足夠的。”

他認為,國會議員是把民生帶上國會,然後擬定保護國家的政策,如關注及處理回教化政策、新經濟政策、種族化的政治等所引發的問題。

提及周美芬車禍意外事件或為她帶來同情票,提高她個人優勢,他不否認有這樣的可能性,不過,這事件也為周美芬帶來不便。

自小受政治熏陶

潘儉偉希望自己可以在國會發出反對的聲音,這種理想,是他自小受到政治熏陶,近幾年來的政治發展是促成他加入行動黨的要素。

當年,潘儉偉還在讀上午班,每天陪著父親四處送雞蛋,而且常聽他聊起我國政治情況,尤其是85年的合作社風暴所造成的影響。

他說,他最常聽到林吉祥和卡巴星兩個名字及兩人為了一些事件被內安法令扣留的故事。

“當時就覺得他們非常偉大,除了名譽和民眾的致謝,他們所做的並沒為個人帶來任何利益。那時候,我感覺自己大了也要做些好事。”

曾對政府抱很大期望

“首相阿都拉上台時,我對他有很大的期望,我對凱里也有蠻大的信心,相信他會有新馬來人的新視野及國際觀。”

他說,若當時政府叫他加入有關政策的研究委員會,他會考慮加入,因為政府所發出的願景很可信,讓人很有信心及很大的期望。

“我對2006年初的內閣重組抱著很大的期望,但出來的名單只有一兩個人改變而已。我對政府失去信心,要加入國陣是沒有可能的。”

加入執政黨不如打高球

他續說,“我覺得你講得這麼多,給人家這麼大的希望,卻甚麼事都做不到,你的結構和制度都有問題。”

他說,他也瞭解民政和馬華黨內的政治文化,但他覺得自己在這些黨內的貢獻與付出是有限的。

“我覺得要我加入執政黨,不如我每天去打高爾夫球,不用去浪費這些時間。”

他說,有些事執政黨做得到反對黨做不到,但有些事是執政黨應該做的,卻沒有做到。

在乎聲音能否被聽見

加入公正黨或行動黨,潘儉偉考量的是他在黨內的聲音是否有人聽見,其付出是否有人珍惜;在黨外,其政治聲音也須能被聽到。

他說,他和反對黨領袖林吉祥和林冠英多次接觸後,讓他覺得舒服,而且覺得自己對該黨也會有所貢獻。

新經政策窮人未受惠

潘儉偉指出,新經濟政策強調的是幫助馬來人,而不是窮人;只有影響力或是聰明的馬來人才懂得使用這種政策幫助自己,而這些人屬於少數。

他指出,反對黨強調的是政府必須把新經濟政策改成‘幫助貧窮人’的政策,貧窮的馬來人才會受惠,貧窮的華人和印度人也能獲益。

“我們並沒有反對幫馬來人,我們反對的是幫助富有的馬來人,就如有能力購買25萬令吉屋子的土著,不應獲得5至7%的折扣。”

姓名:潘儉偉
出生日期:1972年8月1日
出生地:峇株峇轄
籍貫:潮州

學歷:
Montfort 小學
新加坡萊佛士學院
牛津大學,哲學、政治及經濟系學士學位

從政資歷:
2007年1月加入民主行動黨
任行動黨秘書長經濟顧問
行動黨白沙羅支部主席
行動黨雪州州委 (星洲日報•2008.01.06)

5 条评论:

NEO 说...

希望有更多的反對派領袖將像你一樣,有要幫助更多人的從政理念。千萬不要像阿都拉和凱里那樣,只懂得如何非法從進出口銀行(EXIM BANK)拿錢投資海外(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阿都拉和凱里的從政理念,那麼你應該去問一問,那名馬華幽靈會員)。

匿名 说...

Tony Pua,
We are so proud of you!! Keep up the good work, can't wait to send you into the parliment house!!

匿名 说...

要知道如果每一場的對手能夠給自己輕易拿下的話;)遊戲就不好玩了;)當然你我都是不甘無趣的人;)太沒挑戰性的事情我不愛干;)

匿名 说...

樹的根要扎的穩,才能夠不懼風雨,傲立高峰。
老話一句“做好自己本分,樹立形象”

NEO 说...

從政理念一定要以民為本。

千萬不要像阿都拉被捲入聯合國伊拉克石油換糧食計劃(Oil-for-Food programme)醜聞。

聯合國“石油換糧食”(Oil-for Food)計劃,原意是要緩解伊拉克老百姓的飢荒,但在執行的八個年頭中,卻發展成聯合國成立近60年來最大的醜聞。阿都拉是其中一名被點名捲入這種醜聞的政治人物,他被指在副首相任內經由推薦妻姨經營的公司參與此計劃而受惠。

目前,已有兩份“石油換糧食計劃”醜聞的調查報告上載到互聯網,而且這兩份報告都提到阿都拉巴達威經由馬來西亞公司而與計劃扯上關係。這兩份調查報告是:Duelfer 調查報告 & Volcker 調查報告

點擊: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2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