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9日星期日

焦點策劃甜度不足•平衡發展預算案四平八穩

转载自《星洲日报》:

在“全民拼經濟”的目標帶動下,大家都致力提升大馬經濟表現,以寄望在這個競爭日漸白熱化的國際市場中佔一席位。因此,每年的財政預算案都被視為推動經濟增長及人民消費能力的最佳指南。

2008年預算案被視為大選前的預算案,市場對今年的的預算案投予不一樣的期許,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都寄望能從預算案中獲得“甜頭”或“驚喜”。究竟新一屆預算案帶來了一個怎麼樣的效應,對國家經濟發展又起著何等作用。《投資廣場》為讀者請來4位領域專才,透過講座會為大家解讀本屆財政預算案。

根據過去記錄,政府將會在大選前的預算案中大派“糖果”,藉機獲取選名手中一票。2008年財政預算案以提高國家競爭力、加強人力資本發展及確保人民的幸福為目標。政府在預算案中總共撥出1769億令吉作為明年的總開銷,較去年高出10.9%,當中1288億令吉為行政開銷,另外481億令吉則用於發展用途。

百科聯達國際會計公司北馬區股東經理駱財德則指出,基於整個經濟策劃是以5年,2年及1年的期限進行。2年策劃剛好落在去年,所以今年本來就不預期有好“糖果”政策。

行動黨秘書長經濟顧問潘檢偉也贊同,基於大選將近,大家對2008年財政預算案期望甚高。“遺憾這並不是一項‘大選前預算案’,小甜頭是有,但沒有看見預期的‘大糖果’。”

他說,儘管政府沒有在此次預算案中宣佈大型基建發展計劃,但卻顯露國家未來專注的項目,如農業、研發及生物科技發展。

[...]

潘儉偉指出,根據國際標準,國家應該將國內生產總值的5%用於研發領域。大馬在預算案中的研發領域撥款只有13億令吉,較大馬國內生產總值的5%或336億令吉還有很大的差距。譬如農業領域獲得65億令吉的撥備,只有2億3600萬令吉給予生物科技領域開銷。

[...]

潘儉偉指出,大馬是最大回教債券市場,2006年300億美元(約1052億令吉)。這個潛在價值5000億美元(約1萬7532億令吉)的市場還在一直增大。他提出大馬的一些隱憂,我國雖在回教金融佔先機,可是更多先進的資金市場如倫敦、紐約,乃至最大競爭對手新加坡也要開拓回教金融市場。

“若以資金相比,大馬仍有一段差距。”投資者最重要的是盈利,若本地市場提供的盈利和活絡度不足,回教金融發展是否能夠支撐仍是一個疑問。

他反問:“外國市場正積極發展,現在領先的大馬是否終將遭超越?”

[...]

潘儉偉卻指出,財政預算案中沒有提及如何改變大馬對石油盈利的依賴,讓人失望。目前,石油貢獻大馬收入約40%。“石油預計在20年內將會被耗儘,而目前沒有尋找新出路,的確讓人擔憂。”

他建議,大馬國可以效法新加坡進行“產品增值”政策,從中賺取盈利,而非單純依靠天然資源獲利。“如果大馬沒有繼續進步,新加坡經濟體系將在8年內超越大馬。”

小市民受惠了嗎?

潘儉偉指出,市場預期政府將調低現有的28%個人所得稅至26%,但預算案中隻字不提,也沒有出現顯著刺激國家經濟發展的政策。他遺憾在城市生活水平日漸提高下,2008年財政預算案中沒有惠及城市居民的方案,特別是收入介於1500至3000令吉之間的公民。

“在過路費、通膨率、汽油及消費品價格升高下,上述收入階層更應該受到扶持。”

他指出,儘管大馬上班族達1000萬人,但真正需要繳稅的缺少過200萬人,因此政府的相關稅務調整政策並沒有惠及一般小市民。

[...]

潘儉偉說:“儘管政府調低公司稅至25%,相比新加坡對中小型創業的鼓勵仍不足。” 他舉例,新加坡利潤低於25萬新元(約57萬5000令吉)的中小型公司只須繳付9%公司稅。剛創業的首3年,利潤低於20萬新元(約46萬令吉)者則稅務全免。

相比2002年財政預算案,大馬利潤低於50萬令吉的中小型企業(繳足資本少過250萬令吉),仍須繳付20%稅務,吸引力較遜色。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