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6日星期二

獎學金、教育及種族

转载自《东方日报》The Malaysian Insider 評論 21/05/09

(作者Nik Nazmi Nik Ahmad是雪州雙溪威州議員及州務大臣政治秘書,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週二,我受邀成為一場題為公共服務局(JPA)獎學金的座談會主講人。主講人還包括怡東國會議員林吉祥、瓜雪議員祖基菲禮阿末博士、靈北議員潘儉偉及亞沙議員陸兆福。

四年前,我和日落洞議員黃泉安都還只是部落客,我曾告訴他:「頒發獎學金時忽略優秀生的風波每年都會重演,更導致民怨四起。」

問題涉及年輕一代的前途,激烈的反應是可以理解的。問題的核心在於需要設立透明及清晰的制度。獲得10科A1的資優生太多了,但獎學金有限。

獎學金與國家高等教育政策不能分開討論。我也呼籲民眾別從種族視角看待獎學金課題。的確,這與種族議題有關。但許多馬來資優生也無法獲得獎學金。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讓獎學金數額迅速增加,成就了今天馬來中產階級。

我父親當時擔任公共服務局的培訓主任。他經常講述他必須時常請求時任財政部長敦陳修信增加獎學金的預算。他也與世界各大學府商討增加我國學生的學額。

不過這項政策的成功,也促使我們必須尋找新的方案。許多馬來獎學金得主,來自中上家庭,包括我本人。來自漁民、勞工與農民家庭的學生,鮮少有機會獲取獎學金。

革新思維 提升績效

如我幾年前為《The Edge》撰文時說的,官聯公司(GLCs)的獎學金製度,導致許多優秀生受聘於官聯公司。

這加劇了跨國公司或其他民間企業中缺少馬來專業人士的問題。但很多官聯公司卻不善用獎學金得主的能力。

公共服務局獎學金製度,也與我國的「行政及外交人員」(PTD)文官制度的需求不搭配,導致許多各族獎學金得主不為政府服務,甚至滯留在海外工作。

如潘儉偉所說,在新加坡,所有獎學金得主都得為政府服務。不過,指責他們不感恩或不愛國,不能解決問題。我們依然需要尋找更靈活的機制吸引他們回國。他們的海外歷練,更為他們回國效勞增值。


獎學金引發民怨,主要是因為頒發獎學金的標準缺乏透明。據我所知,與官聯公司的面試相比,公共服務局的面試在效率等方面讓人不盡滿意。

改革不能太過劇烈或倉卒,但至少應該有「路線圖」及中、長期方向,說明應該如何改革獎學金政策。保持原狀並非我們的選項。

我們也必須擴大獎學金贊助的學科領域。太多人堅持優秀生要唸醫科、工程、會計及法律,導致文科、社會科學、純理科及宗教等科系被忽略。這樣如何產生諾貝爾獎得主?

我們必須從高等教育的角度研討獎學金問題。我們應該投資本地高教體系,讓本地大專與海外大專一較高低。身為哈佛大學大馬面試委員的民政黨前副部長吳清德博士曾說,50、60年代,馬來亞大學聲望極高。他本身都是因為不被馬大錄取,而申請唸哈佛!

就像潘儉偉說的,馬華如今成了「Medium of Complaints and Appeals」(投訴及申冤管道)。308後,國陣承諾頒發獎學金給印裔資優生,但卻沒有實現承諾。

若國陣不準備從人力資源的角度,而非種族視角探討教育課題,讓最優秀的學生及需要幫助的學生為國效勞,我國將持續退步,全民不分族群都會受苦。更多的國民,包括馬來人,都被逼為了三餐漂泊到新加坡、澳州、美國、中東及日本。我國納稅人為這些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本地的制度反而繼續落後。

誠如祖基菲禮博士所說的,績效及公正,正是伊斯蘭教所堅持的教導。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