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6日星期二

1MDB收购独立发电厂 恐引发金融灾难



一个大马发展公司(1MDB)没有很强的商业理由去收购现有的独立发电厂(IPP),因为有关收购行动 根本不能为这个商业领域增值。

新加坡《海峡时报》昨天报道,一个大马发展公司已经以85亿令吉,从企业家阿南达手中收购丹绒能源控股(THE)。丹绒能源控股在孟加拉丶埃及和大马拥有9座发电厂,以及在斯里兰卡丶巴基斯坦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拥有较小的联营企业。

虽然丹绒能源控股肯定是赚钱的企业,但一个大马发展公司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以85亿令吉的投资费用收购这间公司。

根据该控股的官方网页资讯,“一个大马发展公司是完全由联邦政府持有的发展公司,它的责任是策略性地创造新的构思和增长新源泉,该公司需引领市场的创意,以协助大马转型进入经济蓬勃的发展”。

然而,收购丹绒能源控股并不符合一个大马发展公司“ 策略性地创造新构思”的主旨,而发电的业务也不能定义为“增长的新源泉”。虽然独立发电厂是促进经济的关键,但一个大马发展公司进入大马独立发电的市场将增添的价值很小,因为目前在国内已拥有逾20家独立发电厂,这包括由Malakoff Bhd, YTL Power 和 Genting Sanyen为领头羊的发电厂。

此外,100%属於联邦政府的一个大马发展公司,以85亿令吉的最高价格收购原属丹绒有限公司(Tanjong PLC Bhd) 的电力发电资产,似乎是要慷慨地回馈阿南达。在不少过两年以前,阿南达以88亿令吉收购在大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丹绒有限公司的所有股权,该公司的子公司包括丹绒能源控股丶大马彩和其他几个休闲和产业的资产。

但在去年,丹绒有限公司以20亿令吉把大马彩售予一家私人财团,加上如今以85亿令吉脱售丹绒能源控股,这意味着阿南达在2010年作出的88亿令吉“投资”,如今已赚取了17亿令吉(或19.3%的回酬),而丹绒有限公司仍持有休闲和产业的资产。

我们需要质询的是,这是否回报阿南达的一种方式;根据前首相敦马哈迪政府的政策,已使到阿南达成为最直接的获益者。

然而,更重要的是,一个大马发展公司是以什麽方式融资它的商业和运作,因为该公司的债务融资完全是由联邦政府担保。

之前,一个大马发展公司贷款50亿令吉,它花费了42亿令吉投资在一个含有投机性质,即与PetroSaudi 国际公司联营的PetroSaudi 公司,以进行石油勘探计划。

可是在6个月内,一个大马发展公司在这项联营计划中,把它的40%投资转移为11年的贷款给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表现记录”只能追溯至2005年。

PetroSaudi事件导致一个大马发展公司只剩下很少资金,在没有招标的情况下获得联邦政府颁发新的计划,这包括占地160公 顷的新街场“马来西亚城”计划,以及耗资26亿令吉的吉隆坡国际金融区项目。有鉴於此,一个大马发展公司需要获得进一步的融资才能发展这两个大型计划。

现在,随着该公司以85亿令吉收购丹绒能源控股,毫无疑问的,一个大马发展公司将成为大马最杠杆(leveraged)的公司,其风险最终将完全由纳税人承担。

基於在石油和天然气丶产业发展和现有的发电领域绝对不是专业和没有经验,一个大马发展公司正把自已设置成为大马最需要被拯救的公司。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它将是国家将有可能触发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是我国金融领域有史以来面临最严竣考验的一场灾难。

首相兼财长纳吉必须在下周召开新一季的国会会议时,正式向国会提呈一份部长报告。政府必须采取“紧急刹车”和风险管理的措施,以防止国家陷入金融灾难。

(民主行动党全国宣传秘书兼八打灵再也北区国会议员潘俭伟6-3-2012於吉隆坡发表的文告。)

没有评论: